#Barcelona景點 #巴塞隆拿景點 #Barcelona遊記 #巴塞遊記 #巴塞隆拿遊記 #巴塞隆納遊記 #巴塞羅拿遊記 #巴塞隆拿自助旅遊 #巴塞隆拿個人遊 #巴塞隆拿兩日遊 #巴塞羅那兩日遊 #巴塞隆拿三日遊 #巴塞隆納四日遊 #巴塞隆拿住宿 #巴塞隆拿青年旅館 #巴塞隆拿hostel #巴塞隆拿背包遊 #巴塞隆拿窮遊 #聖家堂遊記 #巴特略公寓遊記 #巴塞天體灘遊記 #西班牙遊記
12 Jun 2016 | Day 141
Casa Mila 米拉之家 → (Casa Batlló 巴特略公寓)→ La Rambla 蘭布拉大道 → Catedral de Barcelona 巴塞隆拿主教座堂 → Palau de la Música Catalana 加泰隆尼亞音樂宮 → Casa Batlló 巴特略公寓 → (Sagrada Família 聖家堂)→ Hospital de Sant Pau 聖十字聖保羅醫院 → Montjuïc 蒙特惠克山 → Fonts de Montjuïc 魔幻噴泉
13 Jun 2016 | Day 142
Park Güell 奎爾公園 → Sagrada Família 聖家堂 → La Rambla 蘭布拉大道 → Palau Güell 奎爾宮 → Port Vell 舊港 → Barri Gotic 哥德區 → Flamenco 佛朗明哥表演
14 Jun 2016 | Day 143
Port Olímpic 奧林匹克港 → Platja de la Barceloneta 巴塞隆內塔海灘 → La Rambla 蘭布拉大道 / Barri Gotic 哥德區
(米拉之家及加泰隆尼亞音樂宮遊記請參閱#102 [遊記][西班牙] 重遊巴塞隆拿Barcelona – 失手遇扒記)
荷蘭交流的日子幾近尾聲,本來打算去的旅行都差不多全計劃好,打算好好享受一下最後在荷蘭的時光。但身邊的友人,不斷向我訴說巴塞隆拿的風景有多美,又有多好玩,我便終於決定在6月中抽數日時間到一轉巴塞隆那。到歐洲以來去的旅行,從未買過來回機票,便只此一次是整趟旅行只去一個城市。但最後,這次也無緣購買來回機票,因為回程為了減低旅費飛的是Rotterdam機場。而的確,幸好當時聽從了朋友的建議,巴塞真的很好玩,亦極有遊覧價值。
巴塞隆拿是加泰隆尼亞自治區首府,也是西班牙的第二大城市,面臨地中海,人口約160萬人。巴塞隆那以天氣炎熱見稱,夏天走在街上的途人打扮甚為清涼,太陽眼鏡和防曬則是必備的物品。巴塞隆那人的性格,亦如天氣般熱情,傳統舞蹈是Flamenco 佛朗明哥,平常喜好足球運動、沙灘日光浴,亦愛clubbing夜生活。巴塞隆那的美食,價格不高之餘亦很是美味。但巴塞隆拿最令我神往的,是一座座鬼斧神工的建築,而這些絕美建築,不少便是出自「上帝建築師」Antoni Gaudí 安東尼・高迪(高第)之手。
巴塞隆拿魯營球場參觀:立即預訂
巴塞隆那隨上隨下觀光巴士:立即預訂
為了省下20歐元,竟買了廉航vueling清晨的機票,結果旅行的當天,要乘坐尾班火車到機場,再坐在那些付費的自助按摩椅上睡覺(廉航攻略另見歐洲廉航全攻略 – 2歐起遊遍全歐洲!)。期間按摩椅不斷提示要我投入硬幣,便只好戴著耳機播歌蒙頭睡一睡。但亦因如此,到達巴塞隆拿的時候時間仍然很早,有一整天的時間去玩。

飛機抵達的是Aeroport de Barcelona – el Prat (Barcelona–El Prat Airport) 巴塞隆那埃爾普拉特機場先進現代的T1航廈,航廈的裝潢,雖然仍不如香港的漂亮,但在歐洲的水平來說已是很高。T1航廈設有地鐵和巴士連接市區,當中以巴士最為方便快捷,但亦較貴;地鐵的車費為4.5歐,而巴士則為5.9歐單程,10.2歐來回。
反正都睡機場了,要省當然省到底!對於窮遊的背包客,可以如我一般到T2航廈乘搭火車出市區,就是最經濟的選擇。乘火車有多便宜呢?那首先便要說明一下巴塞隆拿交通的計費方法。巴塞隆拿旅客最流行的車票是T10卷,就是一張票可以在指定區域內乘搭所有巴士、地鐵、火車(包括轉乘)。T10,顧名思義,就是可以乘10次車,更可多人共用一張車票(四個人就刷四次票)。一張Zone 1的T10票只售9.95歐元,就是平均1歐就可以乘一程車了!機場的地鐵站並不在Zone 1之內,但T2航廈的火車站卻算作Zone 1,因此以T10卷乘火車比地鐵和巴士便便宜上幾倍!

要乘火車出市區,就要先乘免費穿梭巴士到T2航廈B站,然後再順著火車的標誌,穿過空橋,就會找到火車站。搭乘巴士加上又要走一段路,火車更要半小時才有一班車(而我當天更不知為何要一小時),因此乘火車的耗時其實甚久。又再半小時後,火車終於抵達Passeig de Gràcia站,大概就是巴塞的中央火車站,便先走到旁邊的青旅check-in,放下行李。
平常的遊記很少會很推介某某住宿,但這間hostel卻實在很值得推介。這趟住的青旅是Casa Gràcia Barcelona,正在Diagonal地鐵站旁,從Passeig de Gràcia火車站走過去亦只是十五分鐘。青旅位於一座古色古香的大廈內,但房裝的裝潢卻很精緻,完全是酒店的格局;青旅的6人房床價最便宜只約12歐,簡直物超所值。

放下了行李,便立即出發。青旅的位置十分方便,鄰近各大景點,走5分鐘便到達了建築大師高迪其中一件傑作,Casa Mila 米拉之家。米拉之家於20世紀初興建,作為住宅用途,以其古怪波浪外型見稱,而天台更有不少外星人一般的奇怪雕塑。除了外觀外,米拉之家的建築結構亦很巧妙,建築物的重量全部由柱承擔,沒有一道的主力牆,變相屋內的牆可以全部拆除隨意更改。如此設計,即使在現今世代亦不常見,在當時更是極其前衛。米拉之家開放遊客參觀,票價為22歐,詳情請參閱官網,亦可在網上預訂免排隊門票。
高迪在巴塞留下很多著名建築,而這些建築的入場費也是一概的很貴;權衡輕重後,我便決定捨棄米拉之家,參觀其他高迪的作品。雖則我沒有入場參觀,但其實這建築極具參觀價值,只是我仗著自己年輕,會有機會再來,才會略過。(米拉之家遊記見#102 [遊記][西班牙] 重遊巴塞隆拿Barcelona – 失手遇扒記)



沿路走的這條筆直大道,六線行車線兩旁配上極寛闊的行人路,而行人路上又再有一條小車道;兩旁的建築典雅且有氣派,充份顯示了西班牙那輝煌時期的曾經大國風範。
走過兩個街口,又來到另一高地名作,Casa Batlló 巴特略公寓。這建築,我將會稍後再進入參觀,我們暫且帶過。

便繼續沿著大道走,向La Rambla 蘭布拉大道進發。沿途的建築,不少亦很有特色,且大多為淡黃色調,給人一個很統一、宏偉的印象。
沿著大道一直走,穿過Plaça Catalunya 加泰隆尼亞廣場,便到達La Rambla 蘭布拉大道 。Rambla一字源自阿拉伯語,是河床的意思;以前羅馬人在這聚居時,這裡其實是一條淤塞的河道。從青旅過來,走路的路程約20分鐘,亦可直接乘地鐵過來。La Rambla 蘭布拉大道是一條步行街,兩旁和路中心盡是商店、餐廳和紀念品,迫滿了不同國家的遊客。既然匯聚了如此多遊客,這大道亦理所當然地成為小偷的熱門出沒地點,因此走在街上千萬要小心財物。

除了蘭布拉大道本身以外,兩旁的小巷亦有很多的商店,也十分繁忙,可以隨意在這區亂闖一下。大道旁邊不遠處,便是Catedral de Barcelona 巴塞隆拿主教座堂。這教堂歷史悠久,於13世紀開始興建,歷經多番改建和加建,便變成現今宏偉的模樣。教堂嚴格禁止穿不過膝短褲、短裙等人士進入,時值炎夏,大門前便有不少少女被拒絕進入。

教堂內部亦甚是宏偉,雖然教堂門前的人流絡繹不絕,但卻絲毫不減教堂之莊嚴神聖之感。
差不多中午了,便先去吃過午餐。巴塞的餐廳,相比起其他西歐國家,真的很便宜。在蘭布拉大道附近隨便找了一間餐廳,一個3 course menu連飲品,竟不用10歐。前菜要了一道著名的Paella 西班牙海鮮飯,這兒的飯較粒粒分明和有口感,汁是酸酸甜甜的,挺是好吃。西班牙人,可能是唯一懂把飯煮得好吃的歐洲民族。其實吃過飯已飽了大半,但還有主菜的牛扒,蛋糕作甜品,更附上一杯啤酒和大量的麵包。如此的份量和價錢,巴塞簡直是背包客的美食天堂。

蘭布拉大道,其實還有一個很著名的Marcat de La Boqueria 波格利亞市場,裡面有售賣不少西班牙的小吃和海鮮。但巴塞的餐廳一餐的份量實在太滿足,因此雖然進去了參觀一下,卻實在吃不下任何東西。


午餐的餐廳旁邊,便是Palau de la Música Catalana 加泰隆尼亞音樂宮,建築於20世紀初建成,褐紅的外牆上雕滿了精緻的雕塑,讓人看得入迷。音樂廳的內部,裝潢更是豪華,遊客可以參加導賞團參觀,費用為20歐,詳情可參閱官網。(加泰隆尼亞音樂宮遊記見#102 [遊記][西班牙] 重遊巴塞隆拿Barcelona – 失手遇扒記)


同樣,因為預算問題,我欣賞過建築外部的精美後便徐徐離開,回到蘭布拉大道。
又一路走重新走回了Casa Batlló 巴特略公寓。巴特略公寓本是一座普通建築,於20世紀初被高迪改建成現今模樣。這建築的外表甚是引人注目,彩色的花紋和玻璃、不規則曲終狀的陽台和柱子,加上魚頭骨的陽台造形,不單是奇怪,甚至有點嚇人。這奇形怪狀的建築,實在太有魔力,終於讓我破費進場。巴特略公寓入場費23.5歐,連帶Audio Tour講解建築的特色,詳情可參閱官網,亦可在網上平台購買免排隊門票。

進了場,迎接我們的是一條不規則形狀的樓梯,牆壁上都是魚鱗狀的紋理,而那樓梯的扶手更用上了當時而言甚為先進的人體工學設計。回頭一看,就可以看到剛才經過彎曲的大門和窗子。
甫踏進一樓,有一角很特別的蘑菇形狀的矮小空間,內裡亦設置了火爐。
即便連大樓的天花,也成螺旋狀;屋內的每一角,也有出奇不意的驚喜,實在讓人不得不佩服高迪的創意。
這裡走出去,有一個大露台,可以看到整幢建築的側面外牆和露台亦呈不規則形狀。
高迪的建築設計都很重視採光,因此常會有天井和大面積窗戶的設計。天井內的磚塊採用藍色漸變色設計,好像是因為較淺色的磚塊可以更好的反射陽光,讓低層的住戶可以採納更多天然光線。
沿著樓梯走,便會到達公寓的頂層,走廊亦採取了弧形的設計。頂層用作洗衣房等公共設施用途,現在亦設置了洗手間。頂層的其中一處露台設置了一部外懸式的照相機,可以付費與公寓合照。
最後便上到來天台,天台充滿各種怪異形狀的結構,亦用上大量的彩色馬賽克磚襯托。下圖左面藍色的一排,是巧妙地裝飾了的煙囪;而中間橙色的,配上魚鱗狀的裝飾,其實是一條龍脊。天台上,原來竟隱藏了一條巨龍。
短短的一程參觀,便足以完全顛覆我對建築的一切刻板印象,亦頓時讓我對高迪生出無限的敬佩。從來對那些名音樂家、畫家毫不感冒,不會欣賞他們的曲高和寡(例如我直接跳過了巴塞的畢加索博物館);唯獨是高迪,在短短數日旅程中,就完全打動了我。高迪的傑作,在這旅程之中仍陸續有來。
然後,便沿路走去高迪傾盡一生心血而成,最著名的作品 – Sagrada Família 聖家堂,順道看一下巴塞大街小巷之中的風情。
終於到達了聖家堂,但這天的天氣不是太好,便先行略過,明日再入內參觀。

從聖家堂再走一段路,便到達Hospital de Sant Pau 聖十字聖保羅醫院。這棟建築精緻,環境優美的醫院,同樣建於20世紀初,直至2009年才被改建成博物館和文化中心。除了入口的宏偉主建築外,這醫院其實是一個龐大的建築群,內裡的裝潢同樣精美,但卻要進場才能一窺究竟。大至教堂,小至醫院,建築物的設計亦十分講究;巴塞,實在是建築的魄寶。醫院的入場費為13歐,詳情可參閱官網。



接著便去到巴塞的另一邊,乘地鐵到Plaça d’Espanya 西班牙廣場。廣場是於20世紀初為舉辦世界博覧會而建興,從前是一個絞刑場。廣場旁邊,是Arenas de Barcelona 巴塞隆拿競技場,從前是鬥牛的場館,現已被改建為大型商場,場內有很多餐廳。商場的天台是觀景台和餐廳,從外面的升降機乘搭上去竟要收費,但在商場內乘電梯慢慢上去卻免費。
題外話,加泰隆尼亞的議會因著要突出和西班牙的文化差異,加上保護動物權益,於2012年立下禁令禁止自治區內所有鬥牛活動,被視為推進加泰隆尼亞獨立的一步;但最近,這項禁令又被西班牙憲法法院推翻。一海之隔的蘇格蘭人,已經順利舉行獲認受的獨立公投;但加泰隆尼亞人距離這夢想,恐怕還有很遠的道路要走。


在西班牙廣場的巴士站換乘巴士,便可以登上Montjuïc 蒙特惠克山。其實山上亦設有纜車服務,但持T10票卻可以在75分鐘內乘地鐵後免費轉乘巴士。 到達山上,便首先參觀Castell de Montjuïc 蒙特惠克城堡 。城堡於18世紀興建,作軍事用途,現今開放遊客免費參觀。城堡本身的參觀價值不大高,但卻可以鳥瞰巴塞的市區和港口。

山上的景觀極開揚,可以看到巴塞的市中心。
城堡的另一邊,則居高臨下可以看到巴塞的港口的遠眺地中海,遠處盡是蔚藍的色彩,是真正的海天一色。

參觀完城堡,便緩緩走下山。山腰的Estadi Olímpic Lluís Companys 莫祖錫奧林匹克體育場,建於20世紀初,作為1929年世界博覧會的場地。其後,巴塞獲選為1992年奧運主辦城市,此場館便被大規模改建翻新,成為奧運主場館。場館現在應是免費開放公眾參觀,但不知為何我到達時卻重門深鎖。

奧運場館下,可以看到Torre de Comunicacions de Montjuïc 蒙特惠克通信塔。通信塔造形便如一個奧運火炬,外型時尚,矗立於巴塞隆拿的天際線之上。

最後,走到山腳,便到達了Museu Nacional d’Art de Catalunya 加泰隆尼亞國家藝術博物館。博物館的場館,本名為Palau Nacional 國家宮,亦是於20世紀初為世界博覧會所興建,整座宏偉的建築以中央穹頂最為矚目。

當時國家宮前正有人在表演跳舞,聚集了大量人群觀看,氣氛非常熱烈。國家宮前的平台,可以望到山下的西班牙廣場和巴塞隆拿的市區。
國家宮和西班牙廣場中間的大道上,是一個大型的魔幻噴泉Fonts de Montjuïc,魔幻噴泉並非每天都會上演,上演的時間隨著季節和旅遊淡旺季亦會有所不同,請參閱魔幻噴泉時間表。早在開演前的半小時,噴泉旁已站滿了人,我便只有走遠一點,在下面的行人天橋看過來。強勁的水柱隨著音樂節拍起舞,伴上色彩幻變的燈光,也剎是好看。

看過魔幻噴泉,走回西班牙廣場那邊離開時,才發覺整條大道兩邊的水池原來在魔幻噴泉匯演時亦會有水流噴出。噴水池就如此鋪滿了整條大道,如此氣派的噴泉,可能便只此一家。
看過噴泉,隨便在附近吃了點東西,便回到hostel休息。
第二天的早上,首先便去拜訪大名鼎鼎的Park Güell 奎爾公園。一來為了省車錢,二來也想看看巴塞的城市面貌,所以是用雙腿走過去的。沿途,進入了一間當地的麵包店買了一個火腿牛角包,那西班牙火腿,油香盛溢,至今難忘;那份油膩滿足感,尤勝香港引以為傲的菠蘿油,可惜沒有拍下照片。
一路上,可以察覺到巴塞隆拿的規劃極井井有條,大部份社區都是井字形的街道。另外,巴塞的十字路口,很多都是以反傳統的八角形設計,以方便車輛轉彎。巴塞城市規劃的這份遠見,亦難以在其他城市找到。為遷就八角形路口的設計,巴塞每個街區的建築同樣為八角形樣式,形成獨特的城市風格。

可能是因為西班牙在20世紀中經歷了數十載的獨裁統治,在巴塞的市區裡闖蕩,會發覺這城市,感覺比西歐的其他國家會有點兒落後。這不是基建或衛生的那種落後,具實其實我也不大說得出,例如是巴塞市區好像都沒有任何的連鎖超市,超市大部份是雜貨店的格局;而除了蘭布拉大道附近的地區外,也難以找到國際連鎖品牌的踪影。
另外,在街裡走著,間中會見到住宅的露台上掛起了加泰隆尼亞的旗幟,應是加泰獨立的支持者在宣示著他們的政治立場。
Park Güell 奎爾公園,是高迪在20世紀初負責設計的一個大型地產項目,卻以爛尾收場,但遺下的項目卻成為了現今的著名景點。當年,商人奎爾買下了巴塞隆拿以北的一塊大型山坡地皮,打算建一個「花園城市」的高尚住宅區,找來高迪設計。高迪先以大部份精力建造了社區內童話色彩、設計精美的公園,再建了兩棟房子,打算以此吸引富豪。但住宅項目,最重要的,不是名家設計,卻是地段。當時汽車仍未普及,自然不會有人願意住在如此偏僻地帶,更枉說每天爬山路回家了。最後,六十棟房子只建了兩棟,其中一棟更是高迪自己買回來住。最後,這地產項目以折讓價售予政府,政府再將之稍作修改作公園開放。
Park Güell 奎爾公園分為收費區和免費區,收費區門票8歐,但每個時段亦有限額,建議預先在網上購買,更有1歐的折扣,可參閱官網,或在網上平台預訂專人導覽。在高迪大師的名作震懾下,這次我亦是乖乖買了票入場參觀。

奎爾公園的裝飾和佈局,當然是高迪一向的風格,奇形怪狀。
這便是當年高迪買來住了20年的住宅,Casa-Museu Gaudi 高迪住宅博物館。博物館保留了高迪家中當年的裝潢與陳設,需另外購票參觀。

進過付費區,公園上方是一片廣闊的黃土平台,原意是讓住客在此交流。
平台的一邊是一道波浪形的馬賽克長椅,長椅延綿不斷,一直圍住了近半個公園的範圍。椅背的中間有一處突出,亦是人體工學設計,便如現今彎曲的電腦椅背一般。馬賽克瓷磚組成的圖案,甚有特色;但坐下去,又不覺得真的好坐。
平台的下面,是兩座糖果屋形象的小屋,甚有童話色彩。左邊的一棟,是門房之家,進入付費區後可免費排隊進入參觀。右邊的一棟,原是社區的辦事處,現在則成了紀念品店。
從側面走下平台,是一處處不規則石塊組成的走道設計。
沿路就到下面回望剛才的平台,原來是由多根圓柱支撐而成,平台下也有不少特色的細節。樓梯的中央,有一條馬賽克的蜥蝪,是奎爾公園的象徵。
離開奎爾公園,下一站是整個巴塞之旅的最重頭戲,參觀Sagrada Família 聖家堂!
Sagrada Família 聖家堂,是高迪的顛峰之作,也是他遺下予世人的最後一塊魄寶。聖家堂於1882年起開始興建,至今仍在建造當中,預計2026年才會完工。聖家堂是一座贖罪教堂,建造資金全部來自私人捐款與門票收入,沒有教會的支持,這亦是建造過程如斯長的原因之一。聖家堂,是世上屹今唯一一座尚未完工就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建築物,可見地位之崇高。
iVenture 巴塞隆那景點通票:立即預訂
蒙塞拉特山城半日遊(巴塞出發):立即預訂
聖家堂原本由另一建築師設計,但工程開展後一年該建築師便因與教會意見不合離開,教堂工程便由高迪接手。當時,地下的聖壇已在施工中,因此高迪按照原本設計興建了聖壇,然後把所有地面上的設計砍掉重練。聖家堂是高迪嘔心瀝血之中,高迪當時為了興建教堂,更曾搬遷於此居住。對於施工期漫長的疑問,高迪回應:「我的客戶(天主)並不急」。高迪死後,被葬在聖家堂的地下墓室中,建築工程按照原本設計繼續,現今的建築師已是第五任。高迪的名言是「直線屬於人類,曲線屬於上帝」,而曲線正是高迪作品的最大特徵。高迪傾其一生,融合曲線的自然元素於人為的建築之中,而這樣的哲學,亦在聖家堂中表露無遺。除了曲線的使用,聖家堂的設計亦融合了不少動植物的形態和聖經中的場景。聖家堂的設計,顛倒了傳統教堂千年來的的外形和哲學,在世上是完全的獨一無二。
聖家堂的門票由15歐起,視乎參觀範圍等有不同的票價,較貴的票登上塔頂,詳情可參閱官網,或在網上平台購買。

聖家堂共有三個立面,分別為Façana del Naixement 誕生立面、Façana de la Passió 受難立面和Façana de la Glòria 榮耀立面。當中誕生立面和受難立面為教堂的側門,基本上已完工,而正門榮耀立面則仍在建造中。每個立面均有四座高塔,代表著耶穌裡的十二宗徒;而教堂中央亦將有六座高塔,分表代表聖經四福音書的作者、聖母及耶穌。
為了募捐,高迪一反正常由下而上而建的建築工序,在地下聖壇興建完畢後,便集中火力興建誕生立面。這是因為聖家堂的建築費用實在太高,而先建起了一個宏偉的立面,就能吸引到世人的注意,帶來捐款與門票收入。高迪的這個決定,現在回看,實在明智。

Façana del Naixement 誕生立面因是最早興建完成,成為了聖家堂的象徵。誕生立面以基督誕生為主題,立面上的雕塑描繪了由聖母懷胎到耶穌誕生的故事,雕塑皆為歡喜愉悅。

步入教堂,瞬間便被完全震憾,怔住望著眼前的鬼斧神工。教堂內部的每一處,都完全顛覆了人們對建築的認知。高聳的多角形柱子,分叉成幾條柱,再支撐著如太陽又如鮮花形狀的天花。燈光打在天花上,再加上透入的自然光,更添教堂的虛幻感覺,況如外星人的建築。假若世上有天堂,大概就是長這個樣子吧。高迪,實在是一代鬼才。
教堂裡,可以看到登上高塔的樓梯和升降機。他日聖家堂建築完成之時,我必要再過來登上高塔,一睹這完成品的風采。
聖家堂的窗戶用上了彩色的玻璃,更添教堂的神聖感。
太陽光透過彩色玻璃窗,打在天花上,把所有的彩虹都比下去。
聖家堂的柱子,靈感原來是來自大樹,底層的粗柱是樹幹,然後上層如樹枝一般分叉開,貫轍了高迪大自然元素的哲學。
原來高迪的設計,是希望人們抬頭望著天花時,會感覺到況如身在森林之中,而天花的燈光,就如陽光透過樹葉穿透在地上。
大門上,刻上了世界上各種語言「耶穌」的寫法。
聖家堂旁設有禮拜堂和關於聖家堂建造及歷史的展覧。
如果選擇登頂,會看到教堂的塔上放滿了水果狀的裝飾,外牆上亦揉合了不少動物等的元素;教堂的螺旋樓梯,亦甚有特色。

教堂的另一面側門,是Façana de la Passió 受難立面。受難立面以基督死亡為主題,採用了棱角的筆直線條,以表現耶穌的痛苦。大門上的雕塑,刻畫了耶穌由最後晚餐,到被釘十字架和復活升天的故事。

聖家堂的那種宏偉與莊嚴的感覺,實在不能以文字甚至圖片傳達,只能親身體驗。聖家堂,在我而言,毫無疑問是地球上最美的建築;而高迪,則是屹今最天才最有才華的建築師。
歐洲35國上網SIM卡(香港機場領取):立即預訂
歐洲32國上網SIM卡(台灣宅配到府):立即預訂
參觀過聖家堂,便在附近吃午飯。這餐飯,一嘗了西班牙著名的前菜小食Tapas和水果紅酒Sangria。Tapas的種類極其凡多,碟上的只是部份較常見的Tapas,多是煎炸食物,脆口得來也好吃。至於Sangria,我本身不太愛喝紅酒,因此認為味道有點太濃,而且酒精濃度亦不低,喝完亦有點酒意。
然後又回來到蘭布拉大道,高迪的另一名作Palau Güell 奎爾宮亦作附近,便又去看一看。奎爾宮本是私人住宅,現已被改建為博物館,入場費12歐,詳情可參閱官網。

我便就在門外到此一遊,大門上的鐵器花紋,也太精緻美麗。

天氣晴朗的巴塞,那陽光實在太耀眼,奈何我卻沒有太陽眼鏡。巴塞的遊客區,四處也有賣太陽眼鏡的商戶。但奈何我的近視不淺,又沒有戴隱形眼鏡的習慣,脫下眼鏡看一切事物也是濛濛瀧瀧。嘗試過找一下會不會有有度數的太陽眼鏡售賣,卻也找不到,便只能繼續半閉著眼走。走到蘭布拉大道的盡頭,是一個迴旋處,正中央豎立的是Mirador de Colom 哥倫布記念碑。
穿過紀念碑,便到達了Port Vell 舊港。舊港本是一個殘舊的港口,在1992年奧運會前重建,成了現今的景點。

舊港泊滿了遊輪,挺是寫意。遊客可以在木製長廊上漫步,亦可到舊港的Maremagnum商場和水族館消遣。
在舊港繞過一圈,便到達Barri Gotic (Gothic Quarter) 哥德區。 哥德區是巴塞隆拿的發源地,羅馬人在公元前便抵達了這一區域生活,區內保存了一些中世紀甚至再早期的建築。

最後到達了Plaça Reial 皇家廣場,這廣場,竟亦是由高迪設計。從廣場上的燈柱設計,便可看到其別出心裁。

在這廣場上的Los Tarantos,買了一會看西班牙傳統舞蹈Flamenco 佛朗明哥表演的票,票價15歐起,算是比較平民的選擇,一晚表演三場,詳情可參閱官網。如果希望有更地道的享受,不少人會選擇到包含晚餐的場所觀看表演,有關票卷亦可以在網上平台預訂。買好了票,吃了點東西,等到開場時間便回來看表演。
我遲了一點到達,雖然表演尚未開始,但座位都已滿了,只能站著看。Flamenco表演,就是背後有人彈著結他,有人唱著歌,然後前面的舞者在跳舞,舞蹈當中又以不斷以腳踢打地面打成節拍的一段最為精彩。台上的表演者很為投入,可以看到他們唱得跳得肉緊的神情。他們唱著跳著,時間過得很快,轉眼便欣賞完表演。
最後一天,天氣晴朗得一片雲也沒有,就是完全的湛藍色彩,便把握如此天氣去看巴塞的沙灘和海岸線。首先便來到了Port Olímpic 奧林匹克港,是當年奧運比賽風帆的場地。附近建起了不少新式的摩天大廈,亦有很多餐廳。
沿著海岸線一路向W酒店的方向往南走,便會到達巴塞隆拿最大最著名的Platja de la Barceloneta 巴塞隆內塔海灘。海灘一路延綿兩公里,面對著無盡的大海,景色宜人。加上巴塞隆拿炎夏的熱力實在驚人,這裡便成為了當地人和遊客最喜愛的消暑地點。但不知為何,這裡的人大多只在灘上曬日光浴,卻少見有人下水。
這海灘,除了風光,還有春光!近W酒店一方,原來是一個天體灘。其實,這不是一個正式的天體灘,灘上大半的人仍有穿上泳衣,但亦有很多人會選擇不穿著任何的衣服。而我,當然就不敢如此坦蕩蕩的示人。若是走到了這邊的沙灘,請做好看到人全相的心理準備,不要大驚小怪。

飽覧過巴塞隆拿海岸的春光風光後,便回到了蘭布拉大道和哥德區再逛一逛,又回到了皇家廣場的餐廳吃午飯;這次吃的,是最後一次的paella。
時間也差不多了,便起行回hostel取回行裝。這天的天氣實在太好,便順道沿路把第一天天陰時拍的景物重新拍一次照。



然後便回到了Passeig de Gràcia站,乘火車去機場,告別這魅力的城市。離開時,卻發生了一段插句。本來我已預先查好了火車的出發時間,但到得了月台,卻一路也等不到到機場的火車。月台上堆滿了拿著行李的人,站內不斷廣播著西班牙文的廣播,最後找來了一個當地人詢問,才知道列車延誤了。最後,列車延誤了足足半小時,加上到達了機場後又要再轉乘接駁巴士從T2航廈到T1航廈,幸好勉強仍能趕上了飛機的時間。巴塞來往機場的火車,實在有點伏,建議預算充足的話可考慮乘巴士或地鐵。

巴塞隆拿,實在是一個好看、好玩、好吃,十分多元的城市。在鬼才建築師高地的加持下,更是把巴塞作為觀光熱點的吸引度再推高至另一層次。如果在西班牙只能選一個地方旅遊,巴塞隆拿絕對是不二之選;即使你歐遊的行程本來沒有包括西班牙,也強烈建議專程飛過來一趟。巴塞之旅,單憑聖家堂一個景點,便已值回票價。
(米拉之家及加泰隆尼亞音樂宮遊記請參閱#102 [遊記][西班牙] 重遊巴塞隆拿Barcelona – 失手遇扒記)
精選票券 歐洲上網SIM卡(香港機場領取):立即預訂 歐洲上網SIM卡(台灣宅配到府):立即預訂 歐洲各國鐵路通行證:立即預訂 iVenture 巴塞隆那自選景點通票:立即預訂 聖家堂導覽:立即預訂 巴特略公寓免排隊門票:立即預訂 米拉之家免排隊門票:立即預訂 巴塞隆拿球場門票:立即預訂 佛朗明哥表演門票、自助餐:立即預訂 巴塞隆拿觀光巴士:立即預訂 La Roca購物村巴士接送:立即預訂 蒙塞拉特山半日遊:立即預訂 更多巴塞隆拿精選活動:立即預訂 巴塞隆拿酒店住宿:立即預訂 香港機場快綫折扣車票:立即預訂 台灣桃園機場包車接送:立即預訂
前 – #048 [遊記][荷蘭] 小孩堤防風車村Kinderdijk、摩登城市鹿特丹Rotterdam
續 – #050 [遊記][荷蘭] 傳統漁村 – Volendam沃倫丹、Marken馬肯一日遊
更多文章:
所有西班牙遊記
各國遊記索引
[遊記][英國] 大英帝國之都 – London倫敦
[遊記][法國] 重遊巴黎Paris – 比王宮更奢華之巴黎歌劇院
[遊記][意大利] 殘破水都威尼斯Venice
[遊記][德國] 漢堡Hamburg – 探索紅燈區、最大模型館
[遊記][荷蘭] 重遊阿姆斯特丹Amsterdam – 博物館篇
窮遊歐洲攻略 – 15個背包客省錢秘笈